行业动态 > 当区块链遇上绿色供应链,竟有了环保价值

当区块链遇上绿色供应链,竟有了环保价值

作者:数科邦 发布时间:2018-03-12 1458 0 0

  绿色供应链往往意味着高成本,环保带来的成本高门槛往往不被以成本为市场竞争手段的多数企业所主动采用,特别在环保体系中“劣币驱良币”的柠檬市场制约下,绿色供应链往往只是部分企业构筑品牌的噱头。然而,区块链却可以通过与绿色供应链“双链融合”,巧妙构筑一条全新的环境优化型产业链生态。

  替换图二.jpg

  据数科邦了解随着全球性消费升级,许多商品的利润已经足以弥补其产业链全链条实施环保带来的超额成本;与此同时,多数国家具有共识的环保理念也使得绿色供应链可以塑造及加强品牌优势而实现价值溢出;而全球多数产业供远大于求的结构性过剩,使得从消费终端市场回溯到上游供应链的逐级供应企业实现需求方向供给方的强势选择权。绿色供应链的痛点仅在于越过政策红利补贴,而以市场化行为来协调绿色供应链上的多方利益博弈和显性增强绿色供应链的市场竞争优势。

  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大多是通过市场中独立个体之间基于有效的商贸纽带和法律绑带所连接而成的,呈现于用户端的产品往往难以反馈产业链溯源每一节点个体的信息,这也就相应出现了所谓的“黑盒子”效应(人们往往无法了解从初始原材料到商品的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所经历的每一步骤,只能通过最终成品来判断价值)。这就导致人们对终端产品的评价会产生“后景效应”,更无法有效甄别产业链条内部节点的单点优劣性,使得其利用环境资源的高效性与集约性难以保证。

  这种不透明源于第三方的法律中心制约每一节点所导致的信息遮蔽与断层,甚至可能连相间隔的上下游企业也并不了解彼此。不过,以“去中心化”而增强信用的区块链技术不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不可篡改历史的特性使得整体产业链的可视化清晰度剧增。

  区块链的本质是一个“分布式公共账本”,其共识、共享及合约机制极大限度地解决了生产关系优化问题。如何吸引绿色供应链上下游各节点的利益相关者乐于加入、主动参与是最核心问题。

  将区块链技术与绿色供应链有机结合,利用“双链融合”技术和位于其上的虚拟货币激励机制塑造无形的绿色产业链进入壁垒,并通过沿绿色供应链的供需关系链条逆向选择的形式筛选出优秀供给企业链。

  “双链融合”的作用机制可以通过一个简单事例说明:小明来到商场购买一架钢琴,作为最终消费者而出资购买的他会品析钢琴的音色、欣赏钢琴的色泽、抚摸钢琴的材质,并通过这些终端体验决定是否购买。而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小明可以看到钢琴上标识的绿色保护专用二维码后,便利且接近无成本地用手机扫描,涉及到钢琴制作的整体供应链便清晰展现出来,并会附有每一个生产及服务节点上与环境相关的污染系数以及过往顾客的购买记录,这使得崇尚环保的小明在购买决策中会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并有效地将环境与消费挂钩,从而使得看重消费者需求的销售全渠道反过来督促上游各类零部件生产及服务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又由于这个区块链与供应链融合链条的高清晰度,使得这种溯源反馈机制可以落地于供应链上每一节点,从而实现点对点淘汰具有环境威胁的企业,而小明也可以得到“双链融合”设计者的积分奖励。

  当然,非绿色的传统产业链依然可以通过第三方环境审查机构的介入逐渐实现环境友好型企业的新陈代谢,然而可以预见其推进的成本十分昂贵,周期也极其漫长,并且许多垄断企业或寡头企业仍然可以通过类似卡特尔的联合垄断行为私通,挤占新兴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

  但在区块链技术与绿色供应链“双链融合”策略下,再小规模的绿色环保型企业也可以通过购买虚拟入场券加入绿色供应链平台,并将等份额的入场券转化为顾客奖励,从而促使顾客养成扫二维码识别信息再购买的习惯,进一步促进企业对环保的追求。

  而具有对环境威胁的企业,不论体量大小,都难以维持入场券的收支平衡,搭建无形进入壁垒,诱导其向环境友好型转换。

  将绿色供应链与区块链“双链融合”,很容易利用其中的虚拟货币的无杠杆约束的金融属性,从市场角度高效实现供应链系统中的资源配置优化,使有效供给匹配有效需求,实现面向环保公共管理政策的最大效用。

  随着生鲜电商的发展和新零售变革的日益深入,冷链行业发展环境可谓是日新月异。不少冷链企业面临着转型难、技术应用难、标准化发展难等问题,以致于难以满足人们消费升级的热切期望。在冷链物流发展的黄金时代,快递企业、传统零售商、电商、医药企业、物流地产商等开始杀入冷链领域,想要在这个领域中分一杯羹。


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0/300个字
        • 无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