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雅间,边吃饭边钓鱼嘞。”傍晚7时,杭州胜利河美食街上,店家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一抹抹蓝色和明黄的送餐身影与食客一起穿梭于街巷,汇聚成又一个外卖晚高峰。隐匿于写字楼和综合体的直播间里,黄金档集体开播的主播和柜姐妙语频出,销售额随着现场气氛不断攀升……热闹一直持续至后半夜,11时的湖滨步行街上,穿汉服的姑娘提着抢购的花灯满意归家,而望江门小龙虾的老板早已习惯伴着凌晨5时的晨曦,送走最后一批顾客。
在经历了疫情期的沉寂和漫长的梅雨季后,越来越多的杭城市民在夏夜走上街头,夜杭州也正在以新的姿态迎接各类消费诉求。近日,杭州公布首批十大夜间经济集聚的夜地标,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完善、业态更丰富的夜经济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夜地标、打卡点如何撬动杭州夜间经济,打开消费新渠道?相较于其他城市,杭州之夜又有怎样的独特魅力?记者走上街头,在夜色中寻找答案。
7月24日,周五傍晚的杭州商业综合体嘉里中心比往日更加热闹。广场舞台上,乐队演出的音浪刚歇,戴着面具身着华服的“威尼斯人”便鱼贯而出,变戏法一般为逛市集的小朋友递上一支棒棒糖。更多来客是刚走出办公室的上班族,在明亮的灯光下,他们为一件件手作小物驻足,有人顺手拍下短视频上传抖音……人头攒动,夏夜微热的空气中蒸腾着香水和荷尔蒙气息,成为即将到来的悠闲周末的前奏。
人间烟火处,最抚凡人心。夜晚的片刻休闲,是对为生活奔忙一天的人最好的犒赏。
当天开街的“城中里巷”,是下城区夜间经济示范创建项目,从8月到12月,这里还将有100多场艺术表演轮番上演。入夏以来,这样的夜间消费新场景在杭州频频冒头,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夜游体验正在充分释放杭州的夜间潜能。
夜间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城市经济活跃度的重要体现。“杭州是最具潜力的夜间经济城市之一——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消费支出较快增长,数字生活新服务蓬勃兴起,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夜间消费活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慧玲认为,后疫情时期夜间经济正快速复苏,以杭州供电情况为例,截至6月15日,杭州湖滨、武林、吴山等十三大商圈夜间用电总量已超过去年同期的95%,其中,钱江新城、下沙和信义坊等3个商圈夜间电量超去年同期。
据统计,目前杭州40%左右的消费都发生在夜间。但即使如此,提起杭州之夜,一些本地人和外地游客,仍会调侃间议论“杭州没有夜生活”。
“其实浪漫的基因一直根植于杭州人的血脉,这里自古便有夜生活传统。”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潘毅刚提起宋朝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很多杭州人都有着共同的记忆,华灯初上时父母亲朋三五成群出门“轧闹猛”,无论是老牌的吴山夜市、武林夜市还是新兴的各大商圈街巷,都饱含童年和青春记忆。那“没有夜生活”印象又从何而来?
在潘毅刚看来,作为新一线城市的杭州,其夜间经济与上海、成都等夜消费名城仍有距离。现有的城市规划没有为夜生活提供足够的公共空间,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和生活聚居区,书店、剧院、运动场等更多满足大众需求的夜间消费场景仍需增加。
杭州市商务局副局长朱铮将此与杭州夜市的变迁勾连起来。时间倒回到2013年,彼时的杭州最高峰时曾有13个夜市,红火一时。但随着城市发展需求的转变,无序生长的夜市不再适应杭州的发展需求。大浪淘沙后,留下的只剩武林、吴山和胜利三大夜市。此外,一些区域性的夜地标长期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夜游、夜购呈现碎片化,难以形成合力。与上海的国际范儿、川渝的夜场酒吧文化相比,杭州的夜间文化给人的整体印象仍较模糊。
后疫情时代,杭州夜消费亟待转型升级。今年7月,杭州市商务局对外公开征求《杭州市提升发展夜间经济的实施意见》,发布“杭州十大夜地标”,并会同多部门,全力打造50个夜生活IP、100个夜生活网红打卡地,力争今年全市夜经济占社零比重(汽车消费除外)同比增长10%。扭转杭州之夜的刻板印象,弥补自身发展缺陷,夜色之下的变革已经开始。
科技携手浪漫,古典碰撞新潮
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发展夜经济,集历史文化、创新活力于一身的杭州,其实有着天然基础。
记者梳理发现,十大夜地标的打造大致可归为四个方向。围绕传统文旅景点打造的运河文化夜地标、南宋文化夜地标;以发展商圈经济为主的延安路特色商业夜地标、下沙大学城夜地标;以景观、演艺活动为特色的西湖美景夜地标、钱塘江两岸夜地标;还有以杭州城郊景点为主的湘湖逍遥夜地标、千岛湖活力夜地标等。这些夜间经济载体已有消费基础,需因地制宜注入更多“国际范、中国风、杭州韵、时尚潮”元素。
“未来的杭州之夜将是与当下城市发展相吻合,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与市民真实消费需求相吻合的。” 朱铮说,这些拟提升的夜地标有明显的杭州基因,数字赋能、文化之夜和强体验的商旅融合,将成为未来杭州之夜的特色和重点打造方向。
一些探索初现端倪。囊括了武林商圈、湖滨商圈等一系列知名商圈群的延安路特色商业夜地标,一头串联杭州的文脉和底蕴,一头承载着财富和时尚。7月29日晚,在刚刚获得“全国示范步行街”称号的湖滨步行街,一场亚运会特许商品直播正在上演。新打造的“5G湖上直播间”灯光大亮,隔着设计感十足的全透明玻璃房,路过的游人可围观直播全程。同一条街道,一周前抖音网红“兔三岁”现身街头,一个手机支架、一支麦、一张写有直播账号的名签,悠扬的歌声响起,小小的手机屏幕框住了杭城之夜的一角,线上线下构成了联动舞台。
“杭州是个浪漫的城市,夜间街头可以多制造一些线上线下的偶遇和惊喜。”朱铮说,直播既是消费通道,更是杭州特有的街头艺术和城市风景。作为数字之城,杭州的直播经济正在走出写字楼,与线下的消费场景相融合。在长约3公里的延安路商圈,他们共梳理出了300个适合露天直播的点位,未来,在街头看直播,从直播看杭州之夜,将成为独特风景。
而在湖滨众多“网红”的直播镜头中,“湖上系列”的另一力作,则代表着夜地标的另一打造理念——将文化融入夜色。今年6月,紧邻西湖山水的“湖上市集”开启了“湖上夜巷”的全新夜市模式,原有的周末开市拓展至了每日常态化经营,每晚的热闹都持续至11时。
打着西湖名号,这条夜巷更像是一道文化风景带。统一规划的四角亭排出长龙,帐篷的彩绘由中国美院手绘定制。以“灯彩”为代表的非遗特色手作、写着白居易诗词的纸扇、国潮原创旗袍、体验类的成都采耳和印度传统手绘海娜艺术,甚至塔罗牌游戏也被囊括其中。让人梦回南宋夜市“夜市有李济卖酸文,崔官人相字摊,梅竹扇面儿,张人画山水扇”。的场景。内容的严格筛选,让夜巷既保留了“西湖味”,也有民族风和国际范儿。
拱墅区重新开街的胜利河美食街则在饮食文化上下功夫。街上刚开业的锦鲤中心,是浙江省文旅厅主导的“诗画浙江·百县千碗”总部示范基地。走进一楼的大排档,选菜区均按地域划分,宁波味道、石浦记忆、衢州小炒……一栋楼内吃遍浙江。“我经常跟游客介绍自己是台州的,希望通过我的作品和菜系,吸引客人到老家去旅游。”厨师朱旭从业20年,如今工作最有成就感的,便是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推荐家乡饮食文化。
胜利河美食街所在的运河文化夜地标正试图向商旅融合发力。以往运河夜游多围绕两岸景点展开,单个景点点位分散、知名度低,游客大多停留时间短,观景多消费少。今年借助打造夜地标的契机,运河地标拟将大悦城、乐堤港、万达金街等众多商业IP纳入夜游路线,让食、购、玩与传统景区串联,实现商旅互补。
今年疫情期间,线上线下加快融合,文化、旅游等行业跨界营销,消费业态更加丰富多元。夜经济全新的商业格局和形态,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夜间消费方式和理念。
七月下旬,每到周末的傍晚,位于运河文化夜地标区域的远洋乐堤港广场上都会聚满人群,这里每周策划播放三场露天电影,为阔别影院半年之久的市民提供了不少心灵慰藉。通过与浙江时代院线合作,被搬到室外的还有全套的爆米花、饮料及周边柜台。今年刚开业的武汉品牌靓靓蒸虾就在观影区正对面,外摆餐饮区成了食客争抢的香饽饽,丰富活动带来人流,让该店夜宵占比全天45%,每晚可吃掉约900斤小龙虾。
新供给的增加让更多杭州民众愿意为夜间休闲服务买单。为了满足消费需求,今年街区的夜生活“开放空间”概念被再次强化,不仅在夜市功能分区上划分出了市集练摊区、音乐演绎互动、宠物区、运动区等,在招商时也要求入驻的品牌延时经营至凌晨3时,并鼓励商家出店经营。今年5至7月乐堤港同比客流达110%,销售同比增至125%。
“湖上夜巷”兔子灯彩摊位的老板陆衡,则惊讶于杭州为文化产品消费的热情。被夜巷的招募吸引,陆衡带着家族手艺“江苏省如皋市灯彩”来到杭州,一跃成为市集上最受欢迎的摊位。孩童幼时提兔子灯玩耍的传统,在江南一脉相承。常有家长带着孩子专门赶来买一盏兔子灯再去逛西湖,一盏手作兔灯几十元,每晚能卖出四五十盏。热门的还有隔壁杭州老冰棍,雷峰塔、三潭印月等原创造型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每晚最多能卖出900支。截至6月底,“湖上夜巷”已累计吸引消费者900万人次,销售额1100万元。
夜间新经济浪潮,也促使一些老牌商家转变经营理念。6月下旬,“老头儿油爆虾”胜利河美食街店在全杭州首次提出延时经营,熟悉的橘红色招牌上“夜宵至凌晨02:00”的标注十分醒目。“以前有游客特意赶来,但因为到了闭店时间只能失望而归。”门店负责人林辉成说,在夜经济的潮流中,固守传统已很难维持,只能顺势而上。他向记者展示了日夜两张截然不同的菜单,夜宵菜单增加了烧烤、卤味等,并特意保留了酱鸭等招牌菜。
“拓展经营空间,丰富经营业态,让人们更愿意消费,正是杭州夜间经济提档升级的重要手段。”吴慧玲说,杭州夜间的发展空间,不仅仅是传统的商圈、夜景等消费场景,更要鼓励以观光餐饮、休闲娱乐为主的云端经济、后街经济和线上经济。提振夜消费,下一步还可以抓住两个关键词:夜空间和夜体验。
随着富阳、临安等外围城区城市化的发展,杭州夜生活半径也应从中心城区向外围扩展,打造近郊独具特色的夜间经济聚集区。此外,还需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创造全新消费体验,如借助“互联网+生活服务”模式,进一步挖掘“到家”场景的夜间消费潜力,并推进智慧商圈、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等新零售。在当下未来社区的建设中,也要提前规划新型服务场景,以满足居民的多元需求。
而要使杭州之夜更有“存在感”,从刻板印象中脱颖而出,则需要更精准的发展定位。“老底子的休闲加上国际化视野,可作为未来的努力方向。”潘毅刚认为,一个代表未来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城市,一定是人口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作为全球人才蓄水池的杭州,要突出特色,引领风尚,其夜生活还需更精致、更包容。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权利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020-02-15 11245
2018-01-03 10421
2021-03-18 7701
2021-08-04 6786
2018-06-01 6595
2019-06-22 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