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深度】吴江: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深度】吴江: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作者:数科邦 发布时间:2022-02-23 1288 0 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要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新时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重中之重,而作为源头活水的青年科技人才必将成为决胜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成为建设世界创新高地的第一资源。因此,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探索中国特色的自主培养与发展新模式,将是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的一项重大而深远的战略任务。

  一、青年科技人才正处在“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

  科学创造的黄金时段在中青年时期,这是科学方法论专家和创造心理学学者早就得到的结论。科技创新与最佳年龄的相关性研究已经延续了150多年,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一个基本共识,就是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是在25岁至40岁之间,峰值年龄为37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为什么需要年轻化,最佳年龄区有其特殊规律吗?

  首先,青年科技人才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26岁创立狭义相对论,轰动全世界,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能够有一点贡献,就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始终保持了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青年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400多年前,伽利略发明体温计,是出于对铁桶里煮水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好奇心;300多年前,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出于被一个从树上掉落的苹果砸到了脑袋的好奇心;200多年前,德·莱斯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辆自行车,是出于身为伐木工人的他对圆的树木能够快速向山下滚动的好奇心;100多年前,法国细菌学家卡尔美和介林首先发明的“卡介苗”,解决了当时人类最可怕的肺结核治疗问题,挽救了世界上无数人的生命,他们的发现是源于对农夫哀叹稻田种子的退化现象中得到的启发,由此找到了病菌一代一代退化退化再退化的疫苗。

  早在1874年,美国医学博士乔治·米勒·比尔德研究了1000多位天才完成最重要贡献的年龄区在30岁至45岁,而对于科学、发明和技术创造,则在30岁至39岁之间。其原因在于科技创新是受热衷好奇心、兴趣与经验两种因素所交互的影响。前者提供创造的动力与目标;后者提供创造的能力和材料,两者必须达到平衡,方可使人臻于创造的高峰。

  其次,青年科技人才智力发挥的特点不同。日本心理学家大川一郎给出的解释是:人的智力发挥有两种类型,一是流动型智力,取决于思维速度、短时记忆能力、熟练程度,会经历增长、维持和下降几个阶段,20岁左右就可以发展到一生中的最高点,以后逐步下降;结晶型智力,是建立在长期积累的经验与知识基础之上的系统理解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随着人生经历会不断丰富而增长。比如,医生、律师、管理者都是需要实践经验的职业,结晶型智力发挥主导作用,其职业高峰在中老年;而科学家是一个需要特别创造力的职业,流动型智力起主要作用,其职业高峰却在中青年阶段。在我国首先提出“科学创造最佳年龄区”的是中国科学院的赵红洲教授,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个记忆力方兴未艾而理解力“运若转轴”的时期,即记忆力和理解力都好的时期,这时的人不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广博的科学知识;不仅有驾驭大量材料的能力,而且有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精力旺盛又富于想象。这个时期,就是一个人创造力最好的“黄金时代”,或者说是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区”。

  正是青年科学家在智力方面的特质和优势,人类历史以来重要的科学贡献通常在40岁以下作出。例如,伽利略25岁提出自由落体定律,牛顿22岁时创立微积分,爱因斯坦24岁时提出狭义相对论,波尔27岁时提出量子论,李政道29岁时与33岁的杨振宁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基于对1901—2003年547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统计结果,获奖者大多在35岁前完成了最具突破性的工作。

  再次,青年科技人才更有条件心无旁骛地投入科研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5月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为了保证科研人员的时间,1961年中央就曾提出“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5天时间搞科研工作”。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

  对于青年科技人员来说,有更多的时间精力集中到科研项目上。科学方法论专家贝弗利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专门研究了青年人的时间优势,他说:许多人之所以在中年前后丧失创造力,就是由于担任了行政职务没有时间从事研究。研究工作要有成效,科学家必须把他的主要时间用于研究。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坎农说:一个研究人员可以居陋巷,吃粗饭,穿破衣,可以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但只要他有时间,就可以坚持致力于科学研究。一旦剥夺了他的自由时间,他就完全毁了,再不能为知识作贡献。

  我们有些青年学术骨干明知“熊掌”和“鱼翅”不可兼得,却恋栈于“官位”,不肯专心从事科研。事实证明,青年科技人才处在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区,在这个年龄段,是创新的最好年华,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今天这个时代是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时代,从摩尔定律已经走向无序创新的后摩尔时代,保障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科技自立自强才有希望。

  二、青年科技人才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上功不可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在我国的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历史过程中,可以看到,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下,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茁壮成长、人才辈出,无论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建设工业化国家中;还是改革开放时期,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事业中,青年科技人才始终是国家战略的生力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就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动员令,中央成立了专门机构,号召动员海外学子回国参加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50年代有3000多名留学欧美的青年人才回国,成为这个时期的科研骨干力量。1956年我国开始自主研制导弹、原子弹,这支以海外留学生为骨干的数百人科研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0岁左右,两弹一星的23位功勋,当时最大的王淦昌只有49岁,钱学森只有45岁,最年轻的孙家栋和周光召只有27岁。同时国家还斥巨资将7000余名留学生和研究生送出国门学习先进的科学与技术,为国防工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改革开放以后,在国家科技创新事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在服务建设创新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完成科技攻关任务方面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已经逐渐成长为一些重大工程团队中的骨干力量。据科技部《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0)》统计显示,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4.6岁,超过60%的完成人为年龄不足45岁的青年才俊,有7项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年龄不到45岁,团队平均年龄不足45岁的项目有26项,占比56.5%,最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在领军人才上也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选拔培养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有多位科学家入选院士时不到40岁。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龄44.6岁,其中最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令世界瞩目的中国空间站项目,其研制团队平均年龄更是只有35岁;中国天眼技术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9岁;长征五号的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3岁;蛟龙深潜器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2岁,“天舟一号”作为核心成员的10多名35岁以下的年轻人,已形成能独当一面的青年科技攻关团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在“病毒溯源研究”“快速检测技术产品研发”“抗病毒应急药物研发”“疫苗及抗体研发”等核心方向,以及“大数据信息支撑”等方面积极作为,为科技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表彰。在中国的各大科研项目中,已经涌现出一大批青年杰出代表。

  在国际重大科学发现上,我国的一批青年也有不凡表现。在材料领域,2018年3月5日,一个重磅消息引爆全球,让全世界学者都望尘莫及的《自然》,竟然一天之内连续刊登两篇同一作者关于石墨烯超导的论文。这是该杂志创刊149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此时距离发现超导体,已过去足足107年了,世界终于迎来了材料领域的重大突破!开创了一个全新研究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就是年仅25岁的中国青年曹原。他2021年荣获凝聚态物理领域青年物理学家最高奖—麦克米兰奖。

  在AI领域,中国青年科学家32岁沈亦晨的团队正在向光子芯片发力,其运算速度可达到普通AI芯片的1000倍,能耗则能降低100倍,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都对其高度认可。这位优秀青年年仅25岁读博士期间就已经发表了25篇顶级期刊论文并且提交了10项美国专利。在创立公司后,他领导创新团队推出了第一套光子芯片,致力于打破美国封锁,解决国产芯片制造的难题。我国5G技术核心团队中最年轻的领军人才申怡飞只有22岁,他和他领导的团队研制的极化码平台每秒可计算20万组数据,被授予全球顶级IEEEDSP最佳学生论文奖。2019年初其团队的极化码方案成为5G的行业标准,为国家争得荣誉。

  在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的实践中培养青年人才,敢于让他们挑大梁、当主角。科技部最近公布,在首批启动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约占80%;2021年有230多个青年科学家团队获得支持。而且,在这些专项中设立了“揭榜挂帅”项目,榜单申报“不设门槛”,对揭榜团队负责人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真正体现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给青年才俊创造更多的机会,进一步扩大对青年科学家的支持范围和力度,他们将很快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三、加快构建自主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讲话中,提出了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新要求、新思路。他深刻指出,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中国是一个大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

  自主培养创新人才既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选择,也是国际人才激烈竞争的背水之战。近年来,全球对科技人才的数量需求和质量提升正在急速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光辉国际(KornFerry)预测,未来五年,全球将创造出1.5亿个新的高科技岗位,到2030年,全球将短缺8500万高技术人才。但现有的人才供给并不能满足如此迫切的需求。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加剧、新生代供给的规模没有提升,加之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人员流动受阻、人才全球供给链被打断,导致全球人才供给日益趋紧。我国人才发展的未来,同样面临上述严峻挑战。特别是美国对我国的科学技术封锁和人才引进培养的种种遏制手段,既是全方位的打压政策,也是长期实施的围剿战略。中美之间的“人才战争”已经全面打响,美国越来越将人才竞争定义于遏制别人的发展,越来越将人才竞争界定在全面的“防、打、压”的安全范畴,我们将面临竞争性质日益恶化的长期局面。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必胜信念,举国之力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大规模培养青年科技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推进教育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和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突出问题导向和模式创新,把自主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作为新时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最紧要的基础工程来抓。

  当前我国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突出的问题是,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培养不足,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理学本科毕业生近10年来占比一直呈下降趋势,理工科人才培养存在数量不足和质量堪忧的双重压力。走上科研岗位的青年人才又面临项目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生活压力大等问题。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的负责人中,35岁以下的仅占5%,36岁到45岁的仅占27%。为此,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要立足于2035年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个目标,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首先,发挥好高校培养人才主阵地作用。推进高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改革,加大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全面提升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供给能力。从教育方法、学科教育、研究生培养、项目资助、考核评价等影响青年科研人员创新创造力培养和发展的方面系统深化改革。

  如北京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一流大学群体“十项行动计划”,支持高校建设高精尖创新中心、开展基础研究人才专项试点,推进“新工科”建设,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和基础学科人才。

  上海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在人生的黄金期成就事业的黄金期,要着力厚植人才培养的根基,造就更加宏大的人才队伍。加大自主培养力度,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跨学科思维、创造性才能、包容性胸襟的优秀人才。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后备军”建设,对“好苗子”要早发现、早跟踪、早培养。加大产教融合力度,培养更多高水平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能工巧匠。对城市发展需要的方方面面人才都要更加重视、培养出来。

  其次,发挥用人单位在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方面的主体作用。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组织实施高校优秀毕业生接续培养计划,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遴选高水平导师,赋予其高端人才培养任务。优化青年科技人才管理体系,一方面,要促进不同政府部门在青年科技人才发展中的协同合作,打造青年科研人员教育、培训、资助等成长全过程的协同支撑体系;另一方面,要突出企业承载创新人才的主体地位,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布局建设一批专业化实习实训基地,推动重大科技项目等向企业开放。用人单位可以自主设立青年科研人员科研启动资金,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承担单位自主部署的项目,以及将青年科研人员发展情况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等。

  如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立10年来,探索建立了共同体式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新模式。该会吸纳中国科学院所属单位的3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作为会员,打破人才项目仅提供项目经费支持的传统模式,通过“会员机制+项目支持+平台交流”促进青年科技人才能力建设和学术交流合作。在科研选题上,既瞄准科技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也找准国家重大需求中的基础科学问题,以应用目标倒逼基础研究。在项目支持方面,实行青年成长阶梯式支持模式,会员实行稳定的专项经费资助,独立开展学术研究与合作,并带动其他青年科技人才共同成长,打造创新发展共同体,使得优秀创新人才能够在国内科技资源和平台的支撑下竞相涌现,同时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加入青年科研人员团队。目前,青促会已经实现了全院一百多家研究机构的全覆盖,搭建了跨所、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和交叉合作的平台。根据“青促会十周年调查”,95.2%的受访者认为青促会人才计划对促进个人科研发挥了重要作用。

  再次,青年科技人才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在科研一线挑大梁、当主角。广大青年要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各级组织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政治引领与政治吸纳工作,提高青年科研人员在国家、地区等多个层面科技决策和规划研究中的参与度,培养青年科研人员针对“四个面向”推动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能力。各类人才培养引进支持计划要向青年人才倾斜,扩大支持规模,优化支持方式。重视青年科研人员在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的作用,提高青年科研人员在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重大平台基地、重点攻关课题项目中担任负责人或首席科学家的比例,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在重大科技项目中“揭榜挂帅”。

  四、努力营造青年科研人才茁壮成长的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讲话指出,青年人才把精力过多投入到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帽子竞争上,在薪酬待遇、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实际困难。要重视解决青年科技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让青年科技人才安身、安心、安业。这里讲的是当前青年科技人才普遍反映强烈的两大压力,一个是科研事业上的竞争压力,一个是家庭生活方面的经济压力。这两个压力过重就无法心无旁骛地拿出高质量的创新成果。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需要通过制度改革解决的环境问题。

  首先,下决心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弊端,建立符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评价制度。“五唯”对青年科研人员来说就是需要倾其一生追求的目标,拼完了学历拼论文,拼完了论文拼职称,拼完了职称拼奖项,拼完了奖项还要拼帽子,一个都不能落下,才会有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甚至是政治地位。这个指引人生的指挥棒不仅对科技创新毫无意义,也毁掉了一代青年人的三观,实在是害人不浅。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评价制度引发了青年人才在国家有限的资源分配上作出的无限博弈游戏。同时,科学研究领域的过度无序竞争,还诱发青年人的研究浮躁、学术不端、人格扭曲等不良风气。当前,改革人才评价、成果评价、机构评价的导向偏差,关键是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用人制度。创新的本质是追求差异,标新立异,只有潜心研究才能出新,十年磨一剑是科研活动的普遍规律。这就需要充分地信任人才,尊重创造,而不是用“五唯”标准去统一规范,去急功近利。信任就不能搞频繁的评价考核,信任就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特别要充分考虑青年科研人员成长初期项目少、头衔少、资源少的情况,给他们的研究以稳定性支持,要加强价值导向和能力、潜力导向的评价,建立符合科研投入产出周期规律的绩效评价长效机制,建立以聘期为周期的评价机制,弱化年度考核对青年科研人员研究方向聚焦和原创成果产出的负面影响,建立有助于青年科研人员聚焦研究方向以及坐得住“冷板凳”的科研管理模式。

  其次,在生活待遇方面,关键是如何满足多数青年科技人员的薪酬低、福利少、住房难、子女入托入学难的实际困难。平心而论,无论是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还是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薪酬福利支出,都是需大于供。我国的研发人员总量当属世界第一,大约是美国的三倍有余,而我国尽最大努力投入的研发经费,也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更不要说经费的使用科研人员基本没有自主权。那么也就是说,做了科研创新成果,与自己的收入分配没有关系,干好干坏、干与不干都是差不多。这种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其根源还是僧多粥少的养人体制问题。今后,我们需要考虑把青年科技人才的问题纳入共同富裕的制度框架里设计,而眼前仍然是依靠一些财政条件比较好,吸引人才能力比较强的中心城市,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政策,对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给予政策扶持。

  如上海市将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更好地支持服务创新人才,提出要集成、放大、用好上海在营商环境、契约精神、治理能力、文化积淀、生活体验、市民素质等软实力、软环境的优势,打造对人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在管理上做“减法”,在激励上做“加法”乃至“乘法”,要针对人才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对高端人才、顶尖人才要“量身定制、一人一策”。精准回应人才的痛点问题,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力度,更好提供教育、医疗等服务,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形成“上海爱人才,人才爱上海”的生动景象。

  最后,营造良好的创新人才生态环境是长治久安之策。创新的出现不是独立的,就像生命体和生物成分不是独立的一样,他们有生物圈,有群落,与周边的环境共同构成一整套生态系统,互相影响和型塑。青年科技人才是以创新为己任的职业群体,他们与社会生态环境的许多环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不独立,需要靠他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滋养、孕育和成就。他们首先必须是生态的消费者,然后才可能成为生态的生产者和改造者。他们也是庞大的生存链和生存网络中的一分子,需要营养、能量、群体支持和必要的消费者,也需要防止受到恶性竞争和生态环境干扰的保护。

  2013年由深圳前海管理局、深圳青联和香港青协三方发起成立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是一个服务深港及世界青年创新创业、帮助广大青年实现创业梦想的国际化服务平台。成立8年来,他们动员社会力量,全力打造全业态、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深港创新创业生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梦想的18—45岁青年,为港澳青年在前海实习就业、创新创业以及生活保障提供各类专项扶持资金。截至2021年10月底,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备案孵化创业团队549家,团队总融资额超28亿元,成为在香港青年中享有高知名度的创新平台。

  良好的人才生态要从包容差异入手、人文关怀为本。生态就是家园的学问,要让人才住有所安,心有所归,心理和生理健康并重。要优先塑造创新环境,不只是关注个别人才,而是关注人才群体,做好环境配套,优化人才集聚和互动的条件。要用先立后破、以立促破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才体制的设计和机制的运行,克服制度性碎片化管理方式,突破地域性或部门性利益格局,以全国“一盘棋”的大市场、大生态环境为基础,鼓励地方人才生态圈的形式和作用的发挥,创造我国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产生、成长和成就的新生态。

  (作者系中国人事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

51.jpg

2022年度吴江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火热申报中。获评入选吴江区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的,根据创业项目的技术先进性、投入与进展等情况分一般推荐、优先推荐和重点推荐三个档次,分别给予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的科研经费资助。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给予最高 600万元的项目经费。重大创新创业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综合扶持资金。对于已经立项支持的创业人才企业,获得上级人才计划滚动支持的,可叠加享受分级承担部分。

报名链接:https://www.shukeb.com/match/ffe7624cb542453084fdaeb952637cc4.html

获取更多政策支持,立即报名咨询:13828701131(李女士)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权利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标签: 吴江 人才计划

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0/300个字
        • 无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