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还需转得好、控得准、聚得强 提升产业链,迈向中高端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还需转得好、控得准、聚得强 提升产业链,迈向中高端

作者:数科邦 发布时间:2020-02-04 1138 0 0

作为经济大省、制造大省的江苏,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既是“经济强”的江苏转型升级奔向更强的现实路径,更是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转得好:传统产业“减重”,江苏制造“增智”

换挡求进,必须做出“舍”与“留”的抉择。在老工业城市徐州,这样的故事正在上演——

3年关闭16对矿井,退出落后产能1295万吨。徐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冯兴振感慨,徐矿集团创出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关闭矿井重生、衰老矿区生态修复“三大样本”。

“徐钢秉承‘转型升级、环保节能、绿色发展、做精做优’的战略方针,以转型升级为核心,抓好项目建设;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使全厂达到超低排放要求;以提档升级为方向,大力发展优钢特钢产品。” 这是徐钢集团董事长王爱钦的决心。

做好产业加减法,一方面坚决“去”,一方面有效“增”。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江苏制造正快步走向“智造”“精造”“优造”。

“吴江一手抓‘散乱污’企业的整治,一手抓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为打造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自加压力,取缔关停4000多家‘散乱污’企业。同时加大传统产业、中小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形成‘梯队效应’。”苏州市吴江区区长李铭介绍,通过主动调整,全区拥有高新企业141家,产业结构跃上新台阶。

“近年来,企业不断加大智慧工业、智慧城市、智慧能源等全方位智慧产业布局,致力于通过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领各行业转型升级。”科远智慧总裁胡歙眉说。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也推动了产业优化提升。2019年,受国际环境不利因素影响,苏豪进出口下降5%,但利润却上涨9%,“诀窍正在于果断调整产业结构,开拓境外直接投资。”苏豪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正喜说。

控得准:突破“卡脖子”,紧盯自主可控

作为江苏最大装备制造企业,徐工已连续30年位列中国工程机械第一位。“参与真正的国际大赛,看国际化水平、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表现、看在中高端市场的表现、看在全球品牌竞争力的影响,这些才是衡量中国装备制造、中国工程机械的最重要的标准。”徐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表示。

“只有真正自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才能实现高端化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九虎表示,南瑞继保将“自主科研+产业化”融为一体,重点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高端电力电子和工业控制过程等产业,以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来增强品牌影响力。

“科研院所要走上市场一线,投身经济主战场,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打通产学研合作。”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表示,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团队持大股”“项目经理制”等改革举措,组建29家、改制5家新型研发机构,整建制引进人才团队,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孵化企业和项目纷纷到江苏各大园区投资。

“还要以人才这一发展的第一资源,促进产业前瞻性技术研发和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主任助理甘霖认为,还需多关注在尚待突破的“卡脖子”技术领域工作的年轻科研人员,要用具有足够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使其稳心留根。

聚得强:集群化“出击”,拉升产业链

省两会期间,“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一字眼反复出现,成为我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聚焦点。

物联网正是我省重点打造的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作为国内物联网产业的发源地和高地的无锡,将在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一发展战略中扮演突出角色。”感知集团董事长刘海涛举例说,以无锡为主核的产融商一体物联网科技体系已服务于全国1000多家制造业企业,完成了6200多笔融资服务,实现融资220多亿元,还需充分发挥无锡的物联网产业优势来推动工业互联网体系构建。

在盐城市盐都区,已经集聚形成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智能终端产业就是其中代表。盐都区委书记吴本辉介绍,通过4年来的发展,该区累计落户项目93个,建成投产67个,智能终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盐城全市总量的1/3以上,“新的一年,我们将抢抓5G商用机遇,主攻品牌整机、智能穿戴、半导体等关键环节,确保全年累计落户企业120家,实现开票销售220亿元,打造LED封装、5G滤波器、智能摄像模组等行业单项冠军。”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冀宁认为,江苏已建立了门类齐全、体系完整、规模庞大和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但也存在着新型产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相对落后、产业链控制力和话语权相对较弱等问题。

王冀宁建议,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还要加快培育壮大产业生态主导企业,加快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转变;培育一大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中小微企业,打造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长期开展技术攻关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形成鼓励企业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

本文来自《新华日报》


标签: 产业升级

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0/300个字
        • 无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