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作为一个在科幻作品中经常看到的时间点(比如《银翼杀手》及《火星任务》等),甚至在大多数80后和90后的小学作文中,在畅享未来时很多也会将时间点锚定在2020年前后。而在这些众多的科幻作品中,除了各种炫酷的道具之外,无人化的服务可以说是最为常见的“基础设定”。而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中,我们看到互联网行业中的“无人服务”,也已经在遵循着自己的脚步在逐步发展壮大。
无人车:已经开始尝试,但尚需驾驶员
无人车可以说是科幻作品中的作为经典的要素之一了,而当下随着“自动驾驶”与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原本只存在与科幻作品中的无人车,也已经来到现实生活中。
此前,Apollo平台研发部总经理王京傲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就曾表示,“目前,Apollo已经涵盖97个国家24000多名开发者,Apollo生态伙伴也已有150家产业合作伙伴,代码行数已超过53万行,Apollo已经从中国走向了世界,成为全球最大最活跃的自动驾驶开源平台”。而到了2019年9月26日,Apollo Robotaxi就开上了长沙街头。
从目前的体验来看,Apollo Robotaxi能够在乘客区屏幕中实时显示路面上的行人和汽车,甚至一些传统盲区的路况,而系统也正是实时分析这一系列的路况信息,使得车辆能够根据路况进行智能变道,并还可以判断周边车辆的行驶状况,对近距离超车等情况作出自动避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自动驾驶技术还面临着在政策、法律法规、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外部因素,因此现阶段上路的无人车大多数还是需要配备司机。但随着未来相关技术逐渐完善,无人驾驶技术也将终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一天。
无人零售:花开N朵,各有特色
而无人零售显然也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话题,并且不少互联网企业都在尝试构建富有自家特色的无人“超市”。
比如已经开始渗透线下市场的亚马逊,就已经在北美开始了自家无人便利店AmazonGo的开设。在其店内除了大量使用机器视觉智能设备和传感器之后,在商品被用户从货架上拿取后,能够自动识别并向进行收费,用户也就无需传统的结账流程就可以离开。甚至在Amazon Go店内的天花板上,也都布满了配备有深度感应装置的摄像机,从而进行动作追踪和物品识别等工作,最终实现“无需排队,不用结账”的购物体验。
虽说AmazonGo目前在理论上是最接近理想中无人超市的典范,但其在实际的操作中似乎依然有相关技术难题需要攻坚。此前曾有业内人士透露,当店内一次追踪的用户人数过多,或者是店内面积太广的情况下,都有可能增加系统运算的负担。
而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也有互联网企业在“无人超市”的运营中践行着自己的思路。早在2019年6月,美团闪购就对外公布了其微仓方面的信息,用户在闪购平台下单之后,会同步反应到人工智能分拣系统中,再由AGV运输机器人负责集齐相应的订单商品,并在打包后交由配送。
与亚马逊Amazon Go的技术侧重点不同,美团无人微仓技术上的关键之处,则在于人工智能分拣系统和AGV运输机器人,而这则是现阶段物流行业中已经实现大规模落地,并且较为成熟的技术。并且相较于无人零售项目,美团无人微仓在体验上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同时提供送货上门的体验,只不过负责送货的当然还是真人了。
无人配送:智能还是遥控?
而说到外卖配送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矛盾,越是恶劣天气外卖订单的增长越是明显,但在这种环境下对于外卖员来说,完成任务也就变得更加困难和危险。因此每当遇到恶劣天气,是否点外卖似乎就成为一个颇具人性拷问的难题,如果在外卖配送方面能够用上“没有感情的送餐机器”,似乎就变得容易抉择得多了。
在现实世界中这样的商机自然也不会被错过,包括亚马逊等不少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在这一方面进行尝试。其中在2019年夏天,亚马逊的无人送货机器人Scout就已经在加州欧文地区扩大了测试范围,这一区域的消费者若是在亚马逊下单,就有机会体验到机器人送货。不过由于相应技术还不够成熟,Scout的运行必须由一名员工陪同,并且暂时还只能在白天负责派送。
相比之下,位于加州伯克利大学中的网红无人送餐小车Kiwibot似乎更加“智能”?但是这些满校园跑的聪明小车,却在2019年遭遇了重大危机。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显示,“尽管声称是自动驾驶,实际上却是在哥伦比亚远程进行人工操作”,并且在这一报道中声称“Kiwibots不会计算出自己的路线”,其行驶轨迹其实是由远在哥伦比亚的员工设计,并每隔5到10秒由这些时薪2美元的员工给无人车发送指令,告诉Kiwibots该走什么路径。而这无疑也使得所谓的无人送餐车,瞬间降级成“遥控车”。
虽然Kiwi Campus在后续声明中表示,自己家产品走的是“并行自动”(parallel autonomy)的路子,当机器人过马路或者穿过繁忙地区需要帮助时,工作人员才会帮忙操控。但是这无疑也确认了无人送餐小车在现阶段,难以保障独立应对各种路况的事实。
其实我们现在谈论的许多“无人”技术,在测试阶段可能并不艰难,但在规模化和实际部署中则会出现很多阻力,而仅是获取必备的训练数据以建立相应模型,就会带来巨大的资源消耗。不过即便现如今这些“无人”技术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暂时还无法实现科幻作品中的效果,但是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随着5G网络的云计算等技术的逐步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此前在科幻片中才有的想象将会变成现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易生活”(ID:IT-3eLife)
2020-02-15 11245
2018-01-03 10421
2021-03-18 7701
2021-08-04 6786
2018-06-01 6595
2019-06-22 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