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作者:数科邦 发布时间:2023-01-13 960 2 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四链”深度融合的实质是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相互作用构成的创新生态系统。本文从五个维度,分析“四链”融合的内涵机制、必然选择、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

  内涵机制:“四链”融合之“是”

  产业链是由龙头企业牵头进行上下游产业资源整合形成的产业链条,产业是整个生态链条的核心;创新链是由创新的起点开始,经历多个环节和多种主体,直至实现商业化的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设计开发、试制改进、生产销售、产业化扩散等多个环节,以及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用户等多个主体;资金链是在整个产业环节过程中获取不同资金支持方式的链条,包含政府科学基金、企业科学基金、风险投资基金、银行信贷以及资本市场等;人才链是指在产业链的建设中,各个环节所需要的研发人才、产业人才、社会服务人才等。

  “四链融合”的实质是知识、技术、能力、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的加快集聚并实现共享互联相通,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具有优越的科技创新条件,降低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核心环节的对外依存度,突破产业升级瓶颈;在技术创新的关键节点,要具备优良的资金环境,持续支撑新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并实现良性的资金循环;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等,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链来确保技术成果从创新链向产业链的转化;在人才链的环节,要具有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或载体。

  “四链融合”中,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体现了创新主体与生产主体的融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融合,能够强化科技创新的需求导向,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链与资金链的融合能够加速创新进程,提升创新效率;产业链与资金链的融合能够加速产业发展壮大,提高投资回报率;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融合能够实现人才驱动发展,以产业链吸引人才链,以人才链反哺产业链。

79d5d8e5066bf36d4d0851c38ef164a9.jpg

  必然选择:“四链”融合之“势”

  推进“四链”融合是应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抉择,也是应对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一,响应科技变革新趋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望形成以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为基础的新产业链。根据前沿领域前瞻部署创新链,发掘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研究新领域,探索新兴科技产业化应用场景,有利于培育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新兴产业。

  第二,构筑科技发展新位势。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自主突破。随着人类科学发展进入“科技高原”后,科学技术遭遇瓶颈期,我国会有更多科学探索进入无人区,在这个时期,往往创新的投入巨大,但不一定在短期内有收获,这就导致一般企业无法承受投资风险,这就需要完善资金链、优化人才链,弥补企业研发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足等短板。

  第三,获取国际竞争新优势。通过“四链”融合发展来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举措。在国家层面亟需组织协调各领域科技发展,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可实现“人才强-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互动和循环。

  第四,适应科技体制改革新形势。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是打通科技、产业、金融连接通道,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四链”融合的实质是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可解决科技活动中的各类“孤岛现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不畅、科研院所人才培养脱离需求、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缺乏、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困难、国家在全球创新价值链中定位模糊等。

  第五,顺应中国经济发展新态势。通过“四链”融合有利于促进中国产业优势领域由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品牌营销、客户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拓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底层逻辑实现从“物”到“数”、从“劳动力”到“计算力”的转变,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b506467f6e5fc0c1f8a56b3521800867.jpg

  发展现状:“四链”融合之“实”

  我国把“四链”融合作为加快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部署,并取得重要进展。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产业链逐步向中高端发展。通过创新链的指向准确和硬核高效,破解产业链重大技术难题。我国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学科处于世界前列,在量子通信、铁基超导、中微子、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取得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战略性高技术领域超前部署一系列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强劲动力;大力推进研发机构建设,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重要依托,截至2021年末,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达53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1个,布局建设了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1个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向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创新链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产业化是科技创新的落脚点。创新既要补齐产业短板,也要适度超前。通过加强创新投入和布局,以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加强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在产业链上的应用。围绕产业发展设立一系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产业链重要环节进行项目布局,推动产业基础能力提升。截至2021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至6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占比达38.3%;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32.4%;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33万家,上交税额达2.3万亿元;我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达4762家。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地区头部企业在补链、延链、强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形成了武汉“光谷”、贵阳“数谷”、合肥“声谷”等特色地区产业链集群。

  ——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创新投入显著增加。我国研发支出持续快速增长,为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增强提供了有力保障。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规模仅次于美国,稳居世界第二位;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高,我国R&D经费投入与GDP之比达到2.44%,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累计设立36支子基金,资金总规模达624亿元;各类企业R&D经费投入占全社会R&D经费投入的比重达76.9%;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3.7万亿元;通过设立科创板、改革创业板、建立北交所,畅通科技企业直接上市融资的渠道,科技、产业、金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格局正在形成。

  ——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创新而强,聚焦创新链激活人才链,通过打造高水平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等创新平台,探索和实践人才汇聚模式机制,提升产才融合效能。全国各地不断探索“离岸引才”“飞地引才”等柔性引才政策,“揭榜挂帅”制度通过为揭榜项目选拔“帅才”,体现了科技成果的实战性。

2a0477cb6f1d5e1dfd9f70d30c151b3d.jpg

  存在问题:“四链”融合之“失”

  目前,“四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尚未形成。产业链方面企业主体参与“四链融合”的内驱力不够;创新链方面科技创新贡献力度不大,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率低;资金链方面融资不易,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人才链方面人才作用发挥不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对脱节。

  核心能力不足。2021年基础研究经费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的比重仅为6.5%,远低于发达国家15%的总体水平,基础研究占比较低造成科技创新的自主性相对薄弱,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进口端和出口端“断链”风险较大。在创新链的需求端对发达国家出口依赖度较大,高端制造业“缺芯少魂”问题较为突出。

  协同配套不够,创新链各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形成,产业要素、创新要素和服务要素在区域间流动不畅,对高水平的创新资源集聚力度不强。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承接技术转移的能力未充分发挥。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配套合作不够,大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与产业整合功能、中小企业的产业配套跟进能力均需提升。

  互融机制不明。创新主体与企业协同合作转化机制尚不完善,推进互融互促的相关政策体系和综合服务能力支撑不足,部分地区体制机制阻碍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产业创新成果。我国每年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10%—15%,与发达国家40%左右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8d07c74063f112e1b29bbdba169d3291.jpg

  对策措施:“四链”融合之“矢”

  首先,建造高质量的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产业链重点、堵点、难点和痛点,精准布局创新链,构建安全可控、开放包容、协同高效的产业链。着眼全球价值链高端,瞄准全球产业创新前沿,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逐步提升上游研发设计环节自给率,提升技术“原创力”和成果“转化力”。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打造新兴产业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建设一批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

  其次,建强高能级的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坚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导向,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需求,聚焦行业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技术。通过提升创新链科技供给推动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新兴产业裂变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再次,建设高富集的资金链,推动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各环节合理布局资金链,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包括增加政府财政对产业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以及积极搭建能覆盖“四链”各环节的多元投融资体系平台。提高资金在创新链上配置的灵活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第四,建立高水平的人才链,为产业链创新链提供人才支撑。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依托人才链赋能产业链。鼓励引导科技人才向产业一线集聚,推进人才链和产业链的相互促进和深度融合,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才产互融”的良好局面,实现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同频共振。鼓励企业聚焦发展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和紧缺人才,实施重大课题与人才专项,推动更多“四链”融合任务由企业提出,提升企业在科技项目与人才工程确立、组织和实施等方面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发挥“人才引领驱动”作用,努力培养造就更多战略“帅才”、产业“英才”、青年“俊才”、制造“匠才”,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212853b800b8dd2edc8578f7bc9640bb.jpg

  最后,建成高效能的政策链、服务链,营造“四链”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有力”党的领导,营建创新环境。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引领,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成“政策链”。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有为”政府主导,制定创新政策。结合放管服改革,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依托政务服务中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申请、项目申报、生活保障等服务,系统构建人才创新创业全流程服务链条,打造热带雨林式科技创新生态圈,吸引全球顶尖创新资源在我国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营造有利于“四链”深度融合的政务环境、科研环境、金融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做优“服务链”。

  “有效”市场驱动,形成创新生态。在重大科技决策中给予企业更多话语权;以市场化模式鼓励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与法律保障,形成创新友好的市场环境。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权利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0/300个字
        • 无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