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政策红利、产业转型和经济转型三大机遇,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前不久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在北京、上海、江苏等多地采访了解到,进入“十四五”,多地政府、企业瞄准数字经济发展的巨大机会,加速政策出台和产业布局,以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企地共建平台摇动“橄榄枝”
3月30日,在首届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上,国投集团总裁助理、国投人力公司董事长孟书豪表示,国投集团已明确将互联网、大数据列为前瞻性战略性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投资机会。
在年初召开的国投集团2021年度工作会议上,国投董事长白涛表示,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发起设立规模200亿元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新闻发布会上,张家港市委书记潘国强也表示,张家港是一个制造业基础雄厚的港口城市,近年来坚持数字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从“制造”到“智造”的发展步伐,在数字经济领域有一定基础。
借着首届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大赛的机会,张家港已经向参赛者摇动起“橄榄枝”,通过大赛广聚人才、项目和产业资源。第一财经记者拿到的大赛《申报资格条件》规定,“参赛团队应承诺有意愿携带参赛项目在张家港落户”。
张家港拿出的“大礼包”也十分优厚。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张家港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陶彦斌介绍,这个“大礼包”包括:获奖项目符合重大创新创业团队条件的,可获得最高5000万元的综合扶持,符合张家港市领军人才申报条件,可获得最高1300万元的综合扶持等等。
“我们还可以根据人才企业需求,协调安排工作场所、厂房、土地等,并给予一定的租金减免,提供配偶择业、子女入学、医疗健康等其他人才礼遇。”陶彦斌说。
根据此前出台的《张家港市人才引领智汇港城计划实施意见》等文件,A类人才可按“一事一议”给予最高500万元购房补贴;B类人才给予50~250万元购房补贴;C类人才给予30~60万元购房补贴。对成立5年内的领军人才企业,按照其地方贡献额度50%给予补助(用于设备仪器采购)。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张家港所在的苏州市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也雄心勃勃。在今年初召开的苏州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推进大会上,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表示,全方位服务对接上海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苏州市为此确定的目标是:到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要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以上;加快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数字科创中心、数字智造中心和数字文旅中心,打造领先水平的数字融合先导区、数字开放创新区和数字政府样板区,率先建成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
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地方经济
据第一财经记者观察,进入“十四五”,各地纷纷出台发展数字经济的规划和政策,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地方经济发展。有专家表示,“数字经济”已经连续五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地方层面也在不断加强对数字经济的战略引导,我国数字经济国省两级政策体系基本成型。
2019年10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选择数字化转型走在前列、代表性引领性较强的福建、浙江、广东、重庆、四川、河北(雄安新区)先行先试,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截至目前,福建、贵州等地已基本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模式。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福建)工作方案》明确,到2022年,福建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6万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福建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数字丝路”、数字新基建等,并部署实施了5大项21小项任务,打造“数字应用第一省”。
贵州省数字经济增速已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贵州模式”基本成型。
在江西省九江市,2020年该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25.96亿元,引进了华为、京东、阿里等一批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并建成开通5G基站2652个。九江市力争今年数字经济产业营业收入突破600亿元。
国企“主力军作用”突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这其中,国有骨干企业的主力军作用突出。在国新办本月18日就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局长苟坪介绍,总体看,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头良好,取得积极进展。
苟坪介绍,国有企业充分发挥新基建主力军作用,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80多家中央企业建成集团级数据中心,搭建了以“航天云网”“中电互联”为代表的60多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三家中央电信企业建成5G基站超过70万个,中国商飞打造国内首个5G全连接工厂。
苟坪说,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数字技术与生产经营的融合,在产品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用户服务敏捷化、产业体系生态化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他介绍,截至目前,中央企业2/3的研发单位实现三维数字化建模和仿真,半数以上建成了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协同平台。近60家中央企业设立了数字产业公司,70多家中央企业电商业务年交易总额超过6万亿元,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企业。
苟坪透露,国资委将组织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计划,统筹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数字应用场景,打造行业转型样板。
上述白皮书同时提醒,目前,数字服务门槛和成本偏高,城乡、大中型企业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较大。各地需根据自身特色做好顶层战略设计,补齐短板,锻造长板,从而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数字产业生态,避免重复建设。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权利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020-02-15 11246
2018-01-03 10422
2021-03-18 7702
2021-08-04 6786
2018-06-01 6595
2019-06-22 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