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匆匆走过,不禁让人感叹光阴易逝。包括身体在内,身边一切事物的改变,也充分映照着时间留下的痕迹。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就连我们本以为早已熟知的互联网,也在这十年间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变。毫不客气地说,相当一部分现实世界发生的变化来自于互联网,原本的“虚拟世界”早就和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从全民社交网络说起
“再一次改变世界”的iPhone 4以及逐渐成型的安卓阵营,让智能手机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来。
不仅仅是原本就生活于互联网的原住民受到影响,那些从未使用过智能手机更没有实际接触过网络的人也因此进入人生新章节:这十年之间,才实现了设想当中的全民上网。网络因智能手机而开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移动通信设备的最基础功能,社交通信在智能手机中向来是重中之重,不过各地运营商似乎还没有为网络和设备的变化做好准备,老旧的计费和传输方式无法满足用户。这给微信提供了崛起机会,使用简洁方便而且不需要网络流量外一切费用,让它渐渐成了多数网民的选择。
单单即时通信还无法满足全部的社交需求,而后朋友圈迈出了第一步,基于微信的关系连接现实生活,兼具私密性的互动也让人感到熟悉。微信之外,微博、陌陌、知乎等社交平台,又先后满足了更多元的社交需求。我们这才察觉,互联网无处不社交。
近十年间开始接触网络的人会因此产生一种认知:互联网不过是现实中的延伸,是司空见惯的日常。曾经在文艺作品中充满神秘感、幻想感的网络世界已经离人们远去。不只是社交,几乎所有的需求都能通过网络实现,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
并非所有的信息交流方式都因互联网普及而受益,诞生于90年代的论坛和博客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昏。较高使用门槛以及分散化呈现方式,网络的新住民难以发现它们的踪影,结果就是用户群只出不进,只能眼看着一天天冷寂下去。
移动支付普及
事实上,在我刚接触网络的时候,想要找到可以让人能放心使用的在线支付服务,还是很困难的事情。人们对陌生支付方式天生就不信任,更何况是和相隔天南海北的人交易,所以那个时候大家更习惯线下交易,线上购物还是少数网络弄潮儿的特权。
毫不夸张地说,支付宝改变了这一切,这个由购物平台出资建立的第三方机构,给交易双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靠交易担保。如果没有支付宝解决信任危机,淘宝网以及其他的阿里巴巴电商业务或许做不到今天的规模。
到了移动时代,微信支付在庞大社交用户群的基础上异军突起,一次春节红包活动过后,大街小巷都开始使用这一移动设备原生的支付方式。结合了社交和腾讯生态的微信支付,既是支付宝的最大竞争对手,也是共同把这块蛋糕做大的伙伴。
不仅仅是最基础的支付,各类玩法也在用户数量进一步爆发后发掘出来:比如说发个红包,即让沟通交流活泼了不少,更是现在人们托人办事的一种表达方式。京东、拼多多、唯品会......一个个电商也借由移动时代的支付进化走到前台。
移动支付普及,也顺带着各类理财产品无孔不入地进入大众视野,余额宝给整个行业上了很有价值的一课。讲清楚账户安全而且能赚钱,就有大把大把的客户和资金涌入进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可以说离不开它。
手机游戏崛起
在十年之前,性能改进不少的iPhone 3GS登场不久,手机游戏开始有机会向全球用户展现它的魅力。一度濒临破产的Rovio借着上手简单、关卡能有挑战性、玩起来也魔性的《愤怒的小鸟》大赚特赚,这个世界才意识到,手机游戏可以赚到这么多钱。
吸引到大量开发者之后,手机游戏变得不再只是小制作规模的、解谜类型为主的游戏品类,慢慢地有了极为丰富的玩法。无论是老少皆宜的休闲游戏,还是从主机游戏学习灵感需要投入大量连续时间的重度游戏,全面开花之后各类人群都能找到自己喜好的类型。
手机游戏产业在短短几年间的浪潮下出现,除了从功能机时代一路走过来的中小型开发商,不少延续多年的大型游戏开发商也进入到这一领域。有的厂商甚至还因为一段时间内推出过较多自家经典游戏品牌的手游新作,被玩家们戏称为“手游大厂”。
手游的变革在中国同样明显,曾经是端游时代领先角色的腾讯和网易,也在手游时代获得了更为领先的地位。《天天酷跑》、《王者荣耀》、《和平精英》、《梦幻西游手游》、《阴阳师》......两家都推出过多款一度成为社会话题的热门手游。
盈利模式也从过去的直接收费或厂商定制,变成了免费游戏、微交易(实际上一个648就能买俩主机游戏)、内置广告的新模式,这为手游开发商提供了大量收入。到今天,手机游戏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游戏类型,营收规模甚至占到了整个游戏产业的近半。
个性化信息分发
你知道自己是如何获取消息的吗?如果是有明确目标的人,会像20年前的网民那样,主动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或是像微信公众号塑造的环境那样,关注自己认可的账号或是网站;如果你并不明确目标但的确想看点什么,那你可能会是个性化信息分发的常客。
今日头条的横空出世几乎改变了所有人获取信息的方式,打破了门户网站或是新闻客户端需要编辑人员去决定内容呈现的规则,改用学习每个人喜好后不断分发对方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千人千面不重复而且更高效。
内容消费者和创作者同时受到了冲击,所有人都有机会更快获取自己喜欢的内容,而不是花上更多的时间寻找,创作者也不用过于担心内容类型过于冷门,它总会被送到合适的人手中。不仅是图文,个性化分发也适用于视频内容,抖音和哔哩哔哩已经实践了这一点。
个性化分发带来便利,同时也有人担心,它的大规模使用会连带着原本推崇开放自由的互联网环境逐渐消解。习惯于被“喂食”的消费者,会因为低成本的获取方式而放弃主动寻找,基于兴趣的分发则将人困在信息茧房,难以容下不同看法。
不同圈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就此被隔离开来,极端情况下甚至连有效交流都难以实现。信息分发将如何化解自身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也是同时身为内容创作者和消费者的雷科技,在今后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付费内容被接受
直接通过内容本身在互联网上获取盈利,在十年前的视频、音乐、图书等内容网站,以及背后的无数创作者们看来,可能还是天方夜谭。但在今天这一切都成真了,不仅平台能够从用户手中赚钱,内容创作者们也得到了继续做下去的动力,还吸引到更多人参与。
内容产业一直深受盗版之苦,但在盗版之外消费者的体验也影响深远。如今获得了不错收益的内容平台,无论视频、音乐、游戏、书籍,都是在改进了用户付费体验,以及内容消费的质与量之后才得到的市场认可。
视频网站添加更多影片并改进偏远质量,播放器变得易用;音乐网站开始了解喜好,想听什么不用太费神;游戏的支付下载安装都能轻松完成。虽然只是一些微小的细节,但就是不起眼的改进,才促进了整个互联网的付费体验的形成。
还有不少新方式,让创作者更有效地获得实际收益。比如让创作者直接和消费者接触的Patreon,捐赠模式带来了更灵活的收入。从这之上延伸出来的订阅制度,也成了不少创作者结束“一锤子买卖”,获得长期收入的机会。
直播的兴盛自然不能忘掉,创作者、作品还有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被重新构建,更延伸出了以打赏为主的付费模式。新的内容形态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应,但就是因为普及到所有人的互联网有了更为细致的分工和消费,才让更多的人可以为自己的兴趣和快乐买单。
云服务变为现实
十年之前,云计算服务还是个处于概念阶段的技术类型,那个时候的我甚至还不能感受到云和传统在线服务器的区别。到了现在,当初仅存于设想中的云早已实现,而且成了互联网的重要基础之一,从内容消费到聊天社交再到金融支付,云的身影无处不在。
云计算的存在,颠覆了过去一切服务需要基于具体硬件提供支持的形态,向服务商购买所需的资源,接着就可以直接搭建自己想要的服务。维护实体所需要的一切付出,在云计算时代不复存在,那些事情交给服务商就行了,就像是点外卖不需要自己做菜一样。
对于个人来说亦是如此,本地硬件容纳不下的数据可以放置上去,而且不仅仅是作为网络硬盘,数据的即时浏览、编辑还有输出和分享都可以借由云端完成。云服务的大规模化使得计算能力远超个人设备,未来或许会成为移动设备进一步升级的关键,比如说不需要游戏主机却能玩3A大作的云游戏。
私有云的存在还解决了智能家居计算中心的门槛问题,现在只需要购买具体的设备并接入账号,接下来的事情交给云上的服务器完成。如果要找科技普惠的实际案例,智能家居因云计算而真正可用,肯定会有其一票。
云计算也帮助工作方式发生变化,多人共同工作时往往会遇到数据、状态等等信息的即时同步问题,云计算以更低的门槛让更多人实现了高效协作。钉钉以及众多协作软件,已经在帮助不少团队解决实际问题。
其中包含分布式计算理念,还延伸出了区块链这样划时代的技术,用保障可信度的形式提升了信息的价值。区块链最负盛名的应用比特币,让人们看到了数字货币的前景。不受地域和文化限制的货币,也像极了最初一批网民的愿景。
共享经济的热闹和理智化
购买大件商品向来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在过去物资还不丰富的年代,很多人在结婚之前甚至都不会有巨大开支。如今我们购买商品不会有那么多的考虑,不过依然有高价格和低使用率的情况存在,这时互联网开始改变这一切。
我们得从团购为首的O2O服务的兴盛说起,在线上集中展现商品,并借由同样集中的流量带来销售提升。消费者获得实惠、平台获得收入、从业者也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服务以及商品的剩余价值得到极大利用。是不是有更多东西也能应用这套理论?共享经济应运而生。
滴滴出行和共享单车是最佳案例,在道路资源紧张同时维护成本不低的当下,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再利用,让多方的出行需求得到满足。共享出行背后的资方不断加码,是其潜力最好证明,不过紧接其后的降温也证明了一件事——成为好的商业模式之前需要盈利能力。
淘宝、京东以及拼多多之间的电商竞争也从侧面验证,不管是何等定位的商品,消费者始终需要实惠的价格以及符合需求的质量。结合用户所需去改变商品,也是种种互联网经济模式的普惠意义所在。
深度学习大范围投入应用
拥有人类同级别甚至远超智力水平的人工智能,是从古至今一直存续的想象,机器该如何得到智慧也同样是千古难题。近十年间,深度学习成了应用人工智能的主要技术路线,并且切实地在工作和生活中带来了众多改变。
学习数据并拥有概念,是深度学习的典型特征。今日头条等等内容平台的个性化推荐引擎就是实战典范之一,系统学习了大量数据后,能够将内容的属性和用户喜好对应。再结合分发概念以及云计算,人们在不经意之间被深度学习改变阅读习惯。
另一个深度学习的广泛应用领域是图像优化,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美之后,机器会自动美化图片,人物、食品、风景、建筑皆可。设备计算力提升后还有了实时美图,就算是视频也能“毫无PS痕迹”。
AlphaGo连续战胜职业围棋选手后,不少人高呼人工智能已经超越人类,甚至会造成威胁。不过在现阶段,人工智能还仅仅是基于数据学习的拟合结果,离“警惕人工智能”的那天或许还有很远,我们好好享受它对互联网的改变就行了。
总结
我们总说,当代的科技进步并没有20世纪那样快速。是的,我们没有发现新的核能、没有征服新的星球、更没有发明新的互联网。但我们回望过去的十年,能发现全都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变化。
几乎每一件事具体到每一个人,互联网和生活都在切切实实地被改变着,谁也逃不掉小小蝴蝶所引起的变革之风。下一个十年会怎样?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见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
2020-02-15 11245
2018-01-03 10421
2021-03-18 7701
2021-08-04 6786
2018-06-01 6595
2019-06-22 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