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政策宣传月地方系列文章之二】
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把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作为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支持鼓励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的《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天津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新一轮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行动计划(2017-2020)的通知》等政策文件,都明确鼓励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天津市坚持把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作为推动工作的重点,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持续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引导了企业创新转型、结构升级,一批产业配套能力强、细分市场领先、知名度和影响力大、技术水平高的产品脱颖而出。截至2018年,全市累计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产品(技术)771个,其中627个产品(技术)获得市财政扶持资金2.2亿余元,仅2018年一年,就支持了216个“专精特新”产品,奖励资金8100万元,有6家企业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一、专精特新企业特点
天津市“专精特新”企业能够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内部管理,加大创新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为市中小企业高质量注入了活力。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抓机遇调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部分企业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大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变危为机,拓宽发展空间,实现新的发展和突破。如东丽区瑞普(天津)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家禽、家畜、水产、宠物用化学药物制剂、中药制剂、生化制剂、饲料添加剂等的研制、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生产企业。其主营产品家畜类疫苗销量因非洲猪瘟受到严重影响,传统产品销售呈下滑态势。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深耕家禽类疫苗市场、加强消毒清洗类药品的研发生产,进一步在企业内部优化业务结构,挖掘潜力,使经济效益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预计今年的销售收入将比去年再增长30%以上。
二是聚焦主业延伸链条塑造品牌,部分企业专心发展主营业务,拓展产业链上下游领域,塑造品牌形象。天津长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注印刷装备制造领域二十余年,近年来,针对业务瓶颈和风险点,积极开发新产品,拓展新领域,围绕包装印刷和云印刷,不断延伸产业链,确立了“主业引领、多轴协同”的发展战略,成立了天津北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长荣(营口)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为集团供应产品上游铸件、钣金件等原材料,与伊藤忠物流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开展产业金融投资。目前公司已形成印刷装备制造业务、包装印刷业务、云印刷业务以及产业投资产融结合业务等四大业务板块,通过多领域协同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三是抓研发促转型增强竞争力,紧盯国际国内行业现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练好内功促进创新转型。天津移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从事履带式推土机生产的专业厂商,具有50多年制造履带式推土机的历史,1958年制造出全国第一台履带式推土机。公司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机、电、液核心技术,有一支优秀技术人才组成的研究开发队伍,依靠不断进行的技术创新,使产品产量始终保持在全国前三,天津市第一。近几年,工程机械行业受经济形势影响,需求总量处于下滑趋势,公司实行研发与市场同步战略,致力于智能机械和应急车辆的研发,进一步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并加大国外市场开拓力度,增强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是保就业保薪资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部分企业积极响应落实国家保就业号召,全力保就业,保稳定。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给企业员工都缴纳了五险一金,且力争工资每年都有300-500元的涨幅。天津市凯诺实业有限公司加强人性化管理,实行制度加情感的模式,培养员工归属感,有效地稳定了队伍、提高了素质、加强了凝聚力。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高起点谋划。坚持把落实国家工信部的工作部署与天津实际紧密结合。根据国家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工作新精神新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先后4次修订天津市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文件,不断完善政策体系。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明确了专精特新“小巨人”基本条件、重点领域、专项指标等具体的评价标准。我们依据工信部《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在不断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做法基础上,对原有专精特新政策再次进行修订,目前已进入司法审核的最后程序。
(二)高水平推动。今年局党组把“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工作,全面提升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重新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先后召开市级有关单位、各区主管部门和企业家座谈会4次,在局官网公开征求意见。做到培育方向更加丰富完善、支持领域更加清晰明确、资金扶持更加精准聚焦、申报要件更加精简等。同时对列入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名单,但未获得奖励的企业,允许在有效期内任一年度申请奖励资金。
(三)高效率服务。自2018年起,天津市与南开大学合作,已连续举办了两期“天津市专精特新企业家高级研修班“,每期学期半年,共培训学员215人。重点面向已获得“天津市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产品奖励企业”的企业家,培训班聚焦企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安排课程与考察活动;站在国家与区域战略发展的高度,探寻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方向;聚集天津市专精特新优秀企业家,共谋发展,相互学习,通过培训更加激发和弘扬企了企业家精神,提升了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培育了一大批思维开阔,敢于创新的天津专精特新企业家。
(四)多层次引领。一是鼓励企业通过培育“专精特新”产品创新转型。在天津市开展了新一轮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行动,将培育“专精特新”产品作为一条路径,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实现创新转型。二是积极帮助企业对外开拓市场。组织企业参加APEC技展会、中小企业博览会、民企投资洽谈会等大型活动,设立实体“专精特新”产品展厅,在“天津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加大宣传,帮助企业提高知名度,提升品牌形象,拓展市场。三是搭建融企对接平台。与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中心合作,举办专精特新企业融资对接活动,推出了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发的融资担保新产品“专精特新贷”。该产品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优惠担保费率1%以下、信用担保额度放大到2000万元的政策倾斜。通过引入政银担合作创新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集。目前,有8家金融机构与21家“专精特新”企业签署三方合作协议,达成1.7亿元的融资担保贷款。与建行天津市分行签订框架协议,并出台《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工作方案》,举办“金智惠政”普惠金融专题培训;四是加强典型宣传引领?挖掘“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典型,通过报刊媒体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为我市中小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扩大“专精特新”工作的影响力和知晓度。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为不断挖掘本市致力于细分市场领域、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积极探索建立我市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体系,形成蓓蕾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格局。
(二)加强融资服务力度。进一步优化政策支持,引导金融机构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金融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营商环境。加大对担保机构扶持力度,研究制定有利于扩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信贷的激励政策,对直接服务小微企业且收费较低的担保机构进行奖补,鼓励支持政策性担保机构强化管理,规范运作,促进服务小微企业专业化融资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企业调研服务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政策宣讲,扩大政策的辐射面和知晓度;弘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加强基层调研服务,围绕重点工作和难点问题,主动深入各区、沉到企业,摸实情,求实策,不断创新完善思路招法,提高政策研究和运用水平,切实为专精特新企业解决问题。
(四)引导企业提升自身水平。鼓励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加快智能化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科技研发能力,鼓励企业抢抓我市智能化发展机遇,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进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实施低成本、模块化的智能制造设备和系统应用。